1914年德國人Hermann Bollmann博士就在大豆加工領域取得了卓越的發明,主要發明內容就是籃斗式浸出器,并擁有了自己的加工企業加工來自中國東北的進口大豆,并將油、粕銷售到自由市場。1915年5月,Hermann Bollmann作為一名工程師應征入伍,不得不關閉了自己的工廠。
1916年7月Hermann Bollmann服兵役后,1916年7月16日創建Hansa Muehle 大豆加工廠。1916年9月28日,Hermann Bollmann申請了他最早的專利(德國專利號303846)。專利產品為連續式籃斗式浸出器,專利中提到最好的溶劑是60%苯的混合物(和40%乙醇。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不久,1920年6月22日Bollmann在美國申請相應的專利,1922年3月28日獲得美國專利(美國專利號1411154)。波爾曼的這種專利浸出器稱為籃斗式浸出器,又稱為“串珠式”浸出器,因為它是由一系列籃斗通過環形鏈條串在一起。希爾德布蘭特(Hildebrandt)U型管式連續溶劑浸出直到1929年2月22日才在德國申請專利。它于1931年6月27日在德國獲得專利號528287。
最初的籃斗浸出器是立式的,籃斗從浸出器的一側向上移動到另一側再改為向下移動,當空籃子開始向下移動時,它們會接受一批從加料斗放出的料坯。浸出器另一側的半混合油通過泵抽送到頂部籃子的上方,從這個籃子穿過底下的各籃子排出成順流流動,并集結在浸出器底部的一個集油槽中。然后籃子水平移動橫過殼體底部,在另一側開始上升。
向下行時籃子下面集油槽中收集的混合稱為全混合油,用泵輸送到過濾設備,再從油中分離溶劑,溶劑循環回到新鮮溶劑周轉罐。新鮮溶劑從提升段最上部的一個籃子的上方向下噴淋,溶劑靠重力從頂部籃子滲濾穿過其下面各下籃子成逆流流動。此側出來的半混合油收集在殼體較低部位的第二個集油槽內,用泵連續抽取半混合油并噴淋到如前所述的下降段最頂部一個籃子的上方。當籃子行進橫過頂部時,它會立即翻轉,傾倒出浸出槽至御料斗。然后籃子又繼續到裝料位置進行浸出器另一次環行運轉。
直立籃斗式浸出器
Bollmann籃斗式浸出器的發明,很快在歐洲得到推廣與應用,并取代了原先使用的機械壓榨法與罐組浸出工藝。它與先前歐洲油料壓榨系統本質不同,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工藝和設備完全連續和自動化,使生產穩定;以前從未有過這樣的情況出現過。這種自動化,專家將Bollmann浸出工藝稱為“油料壓榨廠的福特系統”。
二是大豆加工從食用油工業發展到石油和食品工業的結合。為了使這成為可能,整個工作過程中必須從根本上重新設計,使所有原料的純化食品級質量和蒸汽和熱最終處理使食品級材料。使用一個連續的過程,與罐組間歇浸出相比,提取時間從4-6小時減少到現在大約1小時。從粕中蒸發溶劑的時間從原來的1到2個小時減為約10-15分鐘,混合油中的溶劑蒸發時間從1到1.5小時減到了現在的20分鐘。這種溫和的加工方法對所有產品的質量都有明顯的影響。
Hansa-Muehle溶劑浸出車間
三是除了設備改進外, Bollmann系統還在所用溶劑的種類上帶來了顯著的進步。第一次按確定比例使用汽油 (苯, 汽油) 和酒精混合物。
這種混合溶劑的使用也解決了從油中提取卵磷脂的問題, 使卵磷脂保持在天然的復合物中, 保留其最大的生物價值。
Hansa-Muehle浸出車間局部
Bollmann系統受到無數國內外專利的保護,它描述了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從中國東北大豆的到來, 包括麻袋里的豆, 豆粕, 卵磷脂和溶劑,它清楚地描述了一系列步驟。
萊茵河畔的Hansa-Muehle浸出油廠
立式籃斗式浸出器,一般籃斗數量24~46只,處理量大時就需更多的籃斗,造成設備高大、笨重,引起牽引鏈斷裂且很難維修,大規模應用很少。
Allis-Chalmers浸出器(1937)
1924年一臺 Bollmann浸出器出售給一家美國企業,維吉尼亞、諾?耍∟orfolk, Virginia)油棉有限公司,據說浸出器生產能力80噸大豆/天,用于北卡羅萊納種植的大豆。1937年一臺Bollmann浸出器出售給美國中央大豆公司,1940年出售給ADM公司,后面兩臺浸出器的產量均在100噸以上。
1937年美國Allis-Chalmers 制造公司和 V.D. Anderson 公司從德國引進了直立籃斗式浸出器。1940年代French油脂設備公司和Blaw-Knox公司改造了Bollmann的籃斗式浸出器,由平轉籃斗式滲濾型改進開發了平轉浸出器,1947年皇冠公司從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獲得專利,1948年美國皇冠鋼鐵廠開始生產浸出器,差不多同期,比利時的De Smet也進入該領域。
平轉浸出器
籃斗式浸出器經過百年來的發展,由原來的幾十噸每天的產量,如今近壓榨大豆能力達到10000噸/天的浸出器己經問世,當下的平轉浸出器、履帶浸出器、環形浸出器、拖鏈浸出器均是由當初的籃斗式浸出器逐步開發而來,浸出器從結構形式上分為直立式、矩形、臥式三種類型,從料床的高度分為淺料床和深料床;從生產工藝的連續性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兩大類,按照浸出方式又可分為:浸泡式、滲濾式與混合式三種。應用較多的浸出器型式有:平轉浸出器、環形浸出器、履帶浸出器、拖鏈式浸出器。